top of page

四個月新加坡交換生活心得!!

  • Writer: 怡君 陳
    怡君 陳
  • Dec 10, 2017
  • 3 min read

我現在人正在從新加坡飛往台灣的飛機上,要回台灣了。其實沒什麼特別的感覺,還以為會很傷感,這四個月好像一場夢,現在夢要醒了。 來交換之前,我擔心、害怕,記得好像一點期待也沒有,一直希望時間能走的慢一點,慢到這個日子永遠不要來。 來新加坡的第一天,拖著大包小包、在正中午、烈日下行走,當時真的無法想像自己能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一學期,好熱,不喜歡Chinatown Point的紅色地毯,也難以想像要住在這樣有點不乾淨、又高、又累的地方。 不過終究是安置下來了,還好有很棒的室友,也還好他們都是亞洲人,還好回家可以說中文(還是需要舒適圈的我)。yoha一開始對我來說就只是個住的地方,不過漸漸的,變成了我在新加坡安身立命之處,變成我的家,變成我的小小避風港,和室友們都能肆無忌憚的在家裡做自己,(雖然中間曾經有些不愉快)。 室友之一是日本人,我們可說是好到不能再好,很難想像自己有能跨越語言接近內心的跨國好朋友,而且笑點很合拍,他的新加坡生活好像充滿了我,我也充滿與他的回憶,我們一起讀書、一起旅行、一起大笑、一起談心、一起難過、一起解決問題,雖然還是仍無法習慣日本人的過度禮貌,但還是很棒,我們以後一定還會再見的! 當時來交換前,幻想能交歐美的好友(雖然在幻想中也很困難),SMU的交換生其實有八成都是歐美人,但到最後,一個歐美朋友都沒有哈哈哈,只有一個加拿大人,但他是中國面孔,哦,還有瑞士的男生。四個月中,認識了台灣(廢話)、日本、香港、韓國,差不多就這些與台灣很相近的國家,不知道是自己變了還是因為在異國,有交友之心打開的感覺(難以形容),更容易在他人面前展現自我。 關於學習,這真的是很特別的體驗,SMU上課方式、教室、氛圍與台灣完全不同,教室很小、學生很踴躍、教授會互動(而且教的很好),剛開始在SMU上課,總覺得每個人都非常聰明,簡直打趴台大,在課堂上我一直都不太有自信,也未曾舉手發言過(渾渾噩噩的交換生),但到最後可以發現,並不是因為他們十分聰明,而是他們被訓練的很會說話,且有野心,重視自己的學業表現,這令人十分的印象深刻。 SMU是十分重視團體報告、口頭發表的學校,因此幾乎每堂課都會有小組討論(即使是會計課),所以完全無法避免小組報告,有些課甚至會要求每個人都必須上台、著正式服裝等等。 我修了兩堂課,因此有兩個小組報告,令我受了許多苦難呀⋯⋯兩堂課我都與新加坡人一起,第一個Marketing Research有期中期末兩份報告,一開始完全沒辦法融入他們,從討論報告開始,終於能見證Singlish的威力,有時候完全無法聽懂,即便他們討論的再激烈,我仍會漸漸fade out,加上我的英文口說很差,真的好吃力,與組員相處也有困難,報告部分幾乎零貢獻(只有做PPT),那段時間真的是我交換中最低潮的時光,完全找不到自己的價值,但也只能拚命告訴自己,再撐一下就過了、不要太在意、我是交換生所以不會怎樣,常常晚上從圖書館走路回家,順便到克拉碼頭坐著發呆(哭)。原以為一切就這樣吧,再撐過期末報告就結束了。但期末報告時,居然發生了我想也想不到的劇烈轉變!他們每個人開始試圖跟我說話聊天(用中文),在討論報告時,我也有了些許貢獻(因為報告性質的不同、但也沒有貢獻太多),我開始很期待每次的討論,很驚嘆這樣的轉變,也慶幸情況有好轉,最後一堂課,我買了太陽餅請他們吃 第二堂課Financial Accounting,只有期末報告,情況和Marketing Research的期中差不多,所以我也能比較坦然面對這一切,但有好組員會跟我聊天,這堂課就是每個人都得上台,雖然我是負責最簡單的部分,但還是好緊張,把講稿背了再背,緊張到完全不知道報告當下到底發生了什麼。 總之,從九月十月到十一月,整體有逐漸上升的趨勢,心情也是! 新加坡真的很小,幾乎所有地方我都去過了,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從Chinatown走到Clarkey,再沿著Marina Bay慢跑,晚上真的很美,而且因為很浪漫總是被閃的頭昏眼花 從很新鮮、到無趣、壓力重重,到慢慢愛上這裡的生活、甚至不想離開,這是個很棒的國家、很棒的城市,我會再回來的!


 
 
 

Comments


  • Black Facebook Icon
  • Black Instagram Icon
FOLLOW ME
ARCHIVE
bottom of page